书单(二)|马克思主义研究文库发布时间:2024-11-15 16:01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进行艰辛探索,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指导中国人民不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021年7月1日) 习近平 本期我们挑选光明日报出版社近期出版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文库部分书单推荐给读者。 


贯彻群众路线,无论是作为党的优良传统,还是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无论是作为党的工作路线、组织原则,还是党团结带领人民群众进行实践斗争的领导方法、工作方法,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书内容包括八个部分。首先是导论部分,全书主体部分共六章,最后是结语。深入系统地研究党的群众路线思想渊源、理论实践及其时代要求,有助于顺利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认真总结贯彻群众路线实践中的经验教训,不断创新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对巩固全面小康社会成果,进而实现共同富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书立足于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分析,试图对斋藤幸平的马克思生态社会主义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研究,主要内容为他对马克思异化理论的认知、对马克思生态思想的阶段性分析、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生态意蕴的解读、对马克思“新陈代谢”理论的解读和他的“去增长”理论,从马克思生态社会主义批判的角度出发,对斋藤幸平所认知的马克思生态社会主义进行综合分析,旨在为日后对斋藤幸平的马克思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打下基础并提供一些参考。 

本书以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为历史坐标,论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妇女婚姻解放的历史背景、理论逻辑、制度政策、文化向度以及实践启示,勾勒了党领导婚姻革命和治理的内在逻辑和历史脉络。运用历史学、社会学、法学、人类学、党史学等跨学科研究方法,深化党的社会治理史研究。全书从中国近代宏观历史发展中把握婚姻变革这一微观现象,客观描述了婚姻变革和婚俗演变的特点,从文化自觉与陋俗治理角度切入论述了党构建先进婚姻文化的内在机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深刻理解国情和推动婚姻革命的能力。 

本书探索并总结了云南民族地区几十年的发展脉络和实践经验。系统论述了党在云南民族地区实施有效治理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方略,在介绍云南民族地区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深入调查民族识别和民族社会历史语言文字,摸清云南民族地区“区情”,并对如何更好地发展民族区域经济、民族文化、教育医疗公共卫生和社会保障、法治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本书力图揭示党治理云南民族地区的特点、规律和党对云南民族地区的治理体系方面的成就,实证党为推进民族地区科学化治理、现代化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围绕“传承红色基因”进行思考和研究的成果。主要从“保护传承好红色文化”、"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繁荣红色文化助力高质量发展”、"弘扬革命精神推进党的建设”等四个方面,多角度对新时代如何传承好红色基因作了探索。红色基因,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百余年来创造辉煌成就的见证,也是新征程赶考路上建设现代化强国不可或缺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动力资源。 

公民平等权表达的是一种原则和信念,它强调的是权利主体在法律所限定的范围内的平等。范围的限定决定了这种平等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绝对性在于,它否定强调有差别的个人,且把社会等级的存在视为社会正义的基础,依据各个人的身份或社会地位有差别地分配权利义务,对多数人的自由严加限制而对少数人的自由加以特殊保护的社会现象和制度。与公民的其他权利相比较,平等权的特殊性在于,它所强调的一视同仁对待的原则渗透在个体、群体彼此之间,或公民与他人相联系的各种法律权利的享有中。相对性在于,现实权利的平等是相对的。相对于不同群体及个体来说,对待弱势群体和个体,为了保证权利的平等,往往实行区别对待不同的权利主体。任何国家实施的不同类型群体优惠政策,主要都是贯穿一个弥补不平等发生的客观因素。基于公民平等权的相对性和绝对性的原则,对于不同类型的群体优惠政策,在达到一定转化基础的条件时,因势利导,逐步取消是必然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