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三个代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做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

(2020-09-11 16:33:00) 来自:光明网-理论频道


    西安交通学马克思主义与治国理政研究院燕连福、李晓利指出,进一步做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要紧紧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突出产业帮扶、培育内生动力、凝聚强大合力,提升东西部扶贫协作水平。首先,突出产业帮扶。大力培育西部地区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发展现代种养业,围绕最终消费需求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和服务业,依托乡村特色资源发展现代化新产业。其次,培育内生动力。进一步提高西部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可以通过生产知识的普及、科学技术的推广、劳动者素质的提升、职业技能的培训、经营意识的培育等手段,不断提升贫困群众的综合素质,让西部贫困地区在市场经济中具有自我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再次,凝聚强大合力。要强化扶贫开发工作领导责任制,把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片为重点、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工作机制,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真正落到实处。

    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张乐指出,中学生思政课获得感不强主要表现为:在心理层面,积极性和意志力获益感不明显;在思想层面,思想境界髙度和深度待提升;在行为层面,从获得到获得感的跨越较困难。提升中学生思政课获得感可从以下四方面进行。一是教学“供给侧”改革:平衡教学目标追求与学生期待。改进思政课内容,合理考量学生期待,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加强对思政课教学工具的合理运用,提升课堂效率;健全思政课教师准入制度,完善教师培训及考核指标。二是学生“需求侧”完善:明确付出与收获的合理预期。中学生自身应当要明确自身定位,端正学习态度;注重理论结合实践,增强主观感受能力;调动学习内生力,加强学习反馈意识。三是评估体系改进:坚持显隐性知识考核并重原则。学校等相关部门应采取多种方式综合考核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与实际运用,力求全面、客观反映学生的思政理论素养和思想道德品质。四是生成环境优化: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氛围。提升中学生思政课获得感,要加强对校园文化环境的优化和同辈群体的正面引导,为中学生创造良好的外部学习环境,将思政课的正确价值观念融入到学生生活和学习等方面,在无形中加强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作用。

    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周跃辉认为,当前,全世界经济增长也越来越依靠以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新业态,大力发展“新经济”,将为我国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和保障。第一,大力支持各种“新经济”形态的产业化发展。有效整合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创新资源,开展工业互联网产学研协同创新,促进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大数据、云计算等。第二,加强对“新经济”市场主体的培育。通过明确权力清单、监管清单和负面清单,加大公开、监督和问责的力度,破除部门利益和壁垒,形成以法治为基础,权责明确、监督有力、运转顺畅的治理环境。第三,大力推进“新经济”的平台建设。支持各类企业和创业者积极培育平台经济、分享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鼓励行业龙头和骨干企业基于互联网平台开放各类资源,面向公众提供创新创业服务;完善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第四,打造“新经济”的良好产业生态。鼓励建设数字经济特色园区,鼓励高端智能装备、信息网络通信设备等高技术产业,以及大数据服务、互联网金融等应用型产业向园区集聚。第五,完善“新经济”发展所需的基础设施。加快5G网络建设步伐,开放路灯、监控杆、机关事业单位办公楼等公共资源为5G网络提供基础支撑,供电部门提供便捷的5G基站电力报装流程。

 

其它文章
主办: 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 承办:  辽宁工业大学
  中共辽宁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 电话:  0416-4198654/0416-4199670
  共青团辽宁省委 传真:  0416-4199778
  中共锦州市委 信箱:  lnsgdb@126.com   
  辽ICP备06017842号 法律顾问:  辽宁永字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