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三个代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厦门宣言,金砖国家下一个十年的路线图

(2018-03-13 12:57:00) 来自:光明网-理论频道 


      2017年9月4日,金砖国家领导人在中国厦门市围绕“深化金砖伙伴关系,开辟更加光明未来”成功举行了第九次会晤。本次会晤在金砖合作已有进展的基础上对未来共同发展的愿景进行规划和展望,在协商一致的前提下通过了《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宣言》。厦门宣言不仅回顾了过去10年在艰难的历程中所取得的重大成就,更重要的是对下一个十年如何开展更加紧密的合作、如何为全球治理贡献金砖国家的智慧、如何推进新型全球化进程提供金砖国家的方案等问题,制定了一个行动纲领。因此,厦门宣言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纲领性文件。

  金砖精神凝聚金砖人心

  2009年6月金砖国家领导人首次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会晤的内容,是要求改善国际贸易和投资环境,承诺推动国际金融机构改革,提高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机构中的发言权和代表性。很显然,这次会晤金砖国家追求的纯粹是经济的目标。但是,从第二次会晤开始,金砖国家不仅就世界经济形势、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等问题阐述了看法和立场,而且还商定推动金砖合作与协调的具体措施。这样,“金砖国家”的合作机制初步形成。在探讨金砖国家内部合作和全球性的政治经济问题的过程中,金砖国家逐渐形成了“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价值理念。

  金砖国家分布在亚洲、非洲、欧洲和美洲,五个国家占据世界领土面积的1/4,覆盖世界人口近半。不仅如此,十年来金砖国家在五国各自内部发展、助推世界经济复苏、推进国际金融体制改革,以及加强全球治理等方面都卓有成效。因此,金砖国家不仅人气旺,而且也能够凝聚人心。尤其是金融危机结束之初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情况下,金砖国家通过加强合作实行“抱团取暖”。十年来的实际证明是非常成功的。也正因为如此,2014年7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上发表题为《新起点 新愿景 新动力》的讲话指出,要发扬金砖国家独特的“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合作伙伴精神。从那次会晤之后,金砖国家的每一次会晤的都强调“伙伴关系”,如2015年的主题是“金砖国家伙伴关系—全球发展的强有力因素”;2016年的主题是“打造有效、包容、共同的解决方案”,其中“包容”不仅包括议题更具有广泛性,而且也包括内部合作也具有包容性。厦门会晤则在已经建立起的“合作伙伴关系”基础上,强调 “深化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而把“深化合作伙伴关系,开辟更加光明未来”作为主题。因此,宣言也指出,经过十年的发展,金砖国家“已经培育出互尊互谅、平等相待、团结互助、开放包容、互惠互利的金砖精神,这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和金砖国家合作不竭的力量源泉”,更是金砖国家凝聚人心的最重要的价值理念。

 

其它文章
主办: 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 承办:  辽宁工业大学
  中共辽宁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 电话:  0416-4198654/0416-4199670
  共青团辽宁省委 传真:  0416-4199778
  中共锦州市委 信箱:  lnsgdb@126.com   
  辽ICP备06017842号 法律顾问:  辽宁永字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