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三个代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自娱自乐”异化哲学社会科学功能

(2017-09-16 18:44:00) 来自:光明网-理论频道


     【汤啸天:“自娱自乐”异化哲学社会科学功能】

  上海政法学院编审,上海市法学会副秘书长汤啸天指出,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水平关乎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正如自然科学研究不发达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对照党中央的要求,回顾这些年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活动及其成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当是“坐不住”的。如果说,我国当下的哲学社学研究是喜忧参半的话,更应当看到的是忧大于喜,最令人担忧的是相当一部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还处在“自我感觉良好”的状态之中,津津乐道于发表论文数量、新增博士点数量等表面“繁荣”。所谓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无疑是指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深入研究和回答我国发展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论文再多、博士点再多也要接受实践的检验。回顾以往,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相当一部分属于“卡拉OK型”,即“自己点歌自己唱,唱完自己拍巴掌”。这种“自娱自乐”式的孤芳自赏,在耗费大量公共资源的过程中,很大程度上异化了哲学社会科学的功能。若从我国各行各业改革开放成果的角度进行分析,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无疑还是短板。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首先要认识自身的短板状态,寻找短板一定要眼睛向内,切忌对别人“说长道短”,却不知短板就是自己。

  摘编自《文汇报》

  【杨樗:乡村文化发展与保护之间的矛盾亟待解决】

  杨樗撰文指出,乡村文化景观与其他文化遗产一样,似乎呈现出矛盾与背离:经济落后使独特的乡村文化景观得以保存;旅游利用乡村文化景观推动经济发展,却难免对文化景观的独特性和完整性造成破坏。事实上,旅游开发者与村民既是利益共同体,又存在利益冲突。旅游开发者强调经济收益,当地文化景观仅被当作资源加以利用,而不顾及地方经济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会看到,在旅游经济促使下有许多过度消费等行为,如傣族聚居的旅游区人们每天都过泼水节,许多地方都以建立水车作为乡土的标志……其实,这些做法恰恰破坏了文化资源的稀缺性,削弱了文化景观的真实性,同时也造成许多文化同质化的问题。

  在旅游经济中,村民因为对自身文化缺乏足够认识,往往无意识地让渡其文化权利,而不能成为文化景观的真正拥有者和文化解释者,他们也并不知道,这些行为已经侵害了他们的文化和长久的经济效益。在乡村博物馆建设中,整个村落将是一个活态的博物馆,当地居民是各种活动的主导者,他们真实地生活其中,他们的生活、居住环境、生业方式都是文化景观的一部分,吸引游客参观只是文化景观的副产品,而乡村博物馆可信赖的真实性反而会持续吸引参观者的到来。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报

  【饶子和:推动科技创新走向更加重要位置】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饶子和指出,针对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夯实科技基础、强化战略导向、加强科技供给、深化改革创新、弘扬创新精神这五点要求,其中“夯实科技基础”被放在了第一位。“夯实科技基础”,要求我们准确判断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及时确定发展战略,特别是要在基础前沿研究领域提出更多原创理论,做出更多原创发现,才能在重要科技领域实现跨越发展。在新形势下,加强基础科研、推动源头创新、建立和培育创新性基地和人才队伍,我认为有几点需要重点关注:第一,加强基础前沿研究的投入。第二,建立适应重大基础前沿研究的重点基地。第三,完善适应“源头创新”的评价和经费资助机制,培育坚实的人才队伍。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面向国家经济、社会的重大需求,强化基础前沿研究的发展,加速我国基础前沿研究领域源头创新能力的建设,建立和完善适应新形势下创新战略的体系机制,培育一支具有坚定自信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才能让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不断走向前进。  【安强身:回归高等教育价值理性】
  济南大学商学院安强身撰文指出,高等教育的本质在于“人的发展本性的顺守与促进”,工具理性取向的目标及其手段、方法显然不可能实现这一本质诉求,高等教育发展亟须价值理性的回归。在黑格尔哲学中,价值理性是对善的追求,强调人的价值,回答人应该追求什么样的生活,追求人自身的完善和理想的实现,而这正与我们所认为的“人的发展”高等教育本质诉求一致。高等教育价值理性的回归,将极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通过德、智、能等不同方面的培育,促进受教者的身心和谐发展、能力偕同提高;以“人的发展”为价值取向,必然将促进人的个性发展,激发个体个性化智、能的迸发。高等教育价值理性的回归,不仅促进个体“人”的全面发展,提升人才质量,更重要的是,这种回归对于我们重新审视高等教育价值取向,为社会培养人性丰满、道德高尚而又具备科学素养能力的“人才”至关重要。

  当然,价值理性的回归不是对工具理性的全面否定与抛弃。作为完整理性状态的两个方面,二者是辩证统一的。以“人的发展”为本质与发展理念,工具理性应以价值理性为导向,以人的发展作为指针;价值理性以工具理性为手段或基础,促进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指出,“大学的基本原则是:经过思考去运用一切工具和全面发展的人的所有潜能,让学生在一切行动和信仰上做出自己的选择,并通过认知让他们完全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所负责任的意义”。在工具、方法科学合理条件下,实现人力的培养,而这应以“人”的发展与完善为基础。知识、技术是重要的,但内在的人格、道德、品质则是人的根本。我们认为,在当今中国,尤其重要的是,价值理性对“人的发展”的重视不可脱离我国社会主义根本特征,不可偏离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宗旨与社会主义方向。要防止打着“满足人的发展需求”这样的旗号,片面强调人的专业能力与职业能力,忽视人的思想、品质以及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教育。当今的中国高等教育,应该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融合、平衡,促进物质文明发展与精神文明发展双丰收。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网

  【马品彦:新中国使新疆各族人民真正享有宗教信仰自由权利】

  新疆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马品彦撰文指出,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各族人民翻身解放当主人,才真正获得了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新疆各级党委和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各族人民充分享有宗教信仰自由权利,信教或不信教、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信仰这种宗教或那种宗教以及同一宗教中信仰这个教派或那个教派,完全由公民个人自由选择。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深入人心,受到广大群众的衷心拥护。

  为更好地保护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权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不断加强对宗教事务的依法管理。1988年至1994年,自治区相继制定了一系列宗教事务管理的法规规章。按照“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的基本原则,自治区于2014年修订颁布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宗教事务条例》。这些法规规章的实施,进一步规范了宗教事务管理和宗教活动依法依规正常有序地进行,保护了公民宗教信仰自由和从事正常宗教活动的权利,保障了信教群众正常的宗教需求和宗教团体的合法权益。总之,历史上由于统治阶级的利用,以及宗教战争和教派冲突的存在,新疆各族人民从来没有享有过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只有在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各族人民才真正实现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这就是历史的见证。

 

其它文章
主办: 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 承办:  辽宁工业大学
  中共辽宁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 电话:  0416-4198654/0416-4199670
  共青团辽宁省委 传真:  0416-4199778
  中共锦州市委 信箱:  lnsgdb@126.com   
  辽ICP备06017842号 法律顾问:  辽宁永字律师事务所